商学院第24场学术活动日于10月17日下午1:30在东荣大楼6楼报告厅举行。这次活动我们邀请了我院的三位青年教师,李志刚副教授及刚刚出国学习归来的辛本禄副教授和张艳秋副教授。他们将就自己近期的科研成果以及出国学习的心得体会向大家交流和分享。此次活动由商学院科研副院长金晓彤教授主持。
首先做报告的李志刚副教授,他将研究成果:“ 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决策的实证研究—以制造行业为例”与大家交流。
在报告中李志刚副教授采用企业盈余预测偏差程度来衡量管理者的自信程度,在行为财务理论框架下来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存在着大量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且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进行大量的企业投资支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时具有较强的融资现金流敏感性;企业的投资支出水平会随着终极控制人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加,而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对这种关系产生抑制的作用。
第二场报告中,辛本禄副教授介绍了他研究的成果:《不断完善的权力结构是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无形之手”》。
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的30多年的改革是中央政府权力不断下放和分解、市场主体逐渐培育、多元化权力结构逐步形成的过程。微观层面上的改革表现为对于农民、个体工商户、私营经济的“放权创利”、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的过程;中观层面上的改革表现为地理区域上的“点、线、面”的放权过程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分利的过程。改革放权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权力主体尤其是行政权力界限不清、越界“争权”所致。所以,下一步的改革应该在对行政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三种权力界限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建立以国家宪政(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权力轴心,以行政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为纬度的多元化的、均衡的权力结构,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个做报告的刚刚从美国回来的青年教师张艳秋副教授,她报告题目:《芝加哥大学学习生活体会》,她首先对芝加哥大学本科、硕士和博士各学习阶段教学的特点、以及芝加哥大学学区的安全问题作介绍。其次对这一年关注的会计盈余质量问题从以下方面作介绍,包括盈余质量的概念理解、当前会计领域研究盈余质量问题所采取的研究角度、理论基础和基本模型等。最后介绍国外文献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得出的结论和观点。最后指出,虽然我国2006年实施的会计准则更加接近高标准的国际会计准则,但是会计实践层面的问题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提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互动交流阶段,刘金全教授、赵振全教授和庞晓波教授先后对三位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进行了点评,对各自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最后,金晓彤教授对本次学术活动进行了总结,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本次活动。